由麻省理工數學教授所出的一道難解的數學題目為引,這道無人能解的題目,卻在身為一名校友清潔工的打掃之際輕易地解開,突顯異於常人的數學才能,他就是主角威爾杭特,雖然是個難得一見的天才卻充滿反叛的言行舉止,甚至習慣用暴力處世,不過這都和他年少時受虐有關,以致於嚴重影響到人格和思考方式。值得慶幸的是能遇到惜才的教授,不放棄對他給予教育和幫助,僅管每每提出的方法都失敗遇挫,這點值得教育工作者效法,除了不能片面主觀地以「狗眼看人低」來對待學生,還有不論遇到怎樣頑劣和難教的學生都不要輕易放棄,試著共同找出問題癥結才是正面不逃避的方法。

看完了影片,首先得到的啟示是與人深入的交往要能夠推心置腹、坦誠相對,在現實社會中要遇到一個真正了解、關心你、真心分享榮耀、願意對它吐露心情的人並不容易,雖然我們總是說:「學會愛自己,才有資格愛別人」,認識自己和了解自己固然重要,但是如果自己不先放開心胸接納別人,就永遠沒有機會遇到知己,就像片中輔導威爾杭特的心理學家,也是威爾的「心靈捕手」說過的一句話:「你不知道什麼是真正失去,當你愛過一個人勝過自己才會發生」,如果一個人都以自己為中心,沒有辦法真正去了解和關愛別人,當然別想奢望會有他人給予無私的愛和關懷,更不能體會失去知音的錐心之痛。

其次,就是IQ和EQ兩者相抗衡的問題,不過到底哪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答案,對現在來說已經沒有探討的價值,只能說「IQ高只能算是小聰明,EQ高才是大智慧」,能夠做到情緒管理的人,比較能冷靜思考不會衝動行事。「高學歷,低EQ」發生的社會新聞時有耳聞,往往都是一些高學歷者無法處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而發生的悲劇,也證實了高IQ、高學歷不能代表擁有了高EQ和高生活能力。面對自己無法處理的情緒問題,能夠適時和自己的「心靈捕手」尋求解決方式實在是在好不過,若發現朋友或同學有異常情形並能主動關心,也許也能多少給予幫助,及時挽回一個美好的人生。

我在還沒修輔導原理這門課之前,總是有許多機會當別人傾訴的對象,因為我個性很急,常常聽到朋友的問題,常常會批頭一針見血的,想要試圖告訴對方要怎麼做,到後來才知道這樣是不對的。或者,就是看到有些人過得不好,會希望拉他一把,給他自己過去的意見,試圖幫助他改變現狀,但是到後來發現,他並沒有要改變的意思,反而讓自己渾身是傷;我曾經問過老師,如果求助者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,本身已經預設好答案了,為什麼還要來尋求協助?而我們(諮商者)對求助者的幫助是否有影響,老師給我的回答是:會;即使他沒有馬上改變,有時候我們給予的話也會像種子一樣,埋在求助者的心中,總有一天可能會萌芽。GOOD WILL HUNTING另一個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,男主角叫Will Hunt,所以它是使用音同、意思不同來代表心靈捕手的精隨,另外,知道這部片是麥特戴蒙在念哈佛的時候寫的劇本,不經會覺得麥特戴蒙很厲害(哈佛人耶,給他拍拍手)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icer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